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0-11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条规定,重婚被视为无效婚姻。根据该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从一开始就被认定为无效。当事人不享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需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将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作出判决。对于因重婚导致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犯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根据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当事人所生的子女将适用相关法律条款。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如果重婚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这意味着,重婚者不仅需要承担无效婚姻的民事责任,还可能需要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损害赔偿的方式主要是在离婚时向对方支付金钱赔偿(即精神损失费)。
“包二奶”并非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而是指有配偶的男子与婚外异性在非夫妻名义下同居的行为。这种行为既涉及提供经济支持,也涉及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与该异性单独和相对固定地同居。现实中的“包二奶”行为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社会公德,破坏计划生育国策,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具有社会危害性。广大群众要求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制裁,也有学者呼吁扩大重婚罪的概念,试图以此遏制“包二奶”现象。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从重婚罪的客观要件来看,“包二奶”行为虽然具有违法性和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总体而言,它并不构成建立婚姻关系的行为,因此不应被认定为重婚罪。以下是三个理由:
(一) “包二奶”行为往往隐蔽,不以夫妻名义同居,双方往往进行金钱交易,不存在两个以上婚姻关系的重合,也未公开挑战一夫一妻制度,因此不符合重婚罪的保护对象,也未被刑法规定为犯罪行为。
(二) “包二奶”行为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和第四十六条所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应该在婚姻法的范畴内进行调整,行为人只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果对其定罪量刑,将缺乏法律依据。
(三) 在实践中,很难将“包二奶”行为与通奸行为区分开来。从本质上讲,“包二奶”仍然属于包养情妇或长期通奸的行为。如果将通奸行为作为犯罪行为进行处罚,将导致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因此,对于“包二奶”行为,应主要依靠党纪政纪和社会道德规范进行处理和约束。对于“包二奶”者的妻子所遭受的损害,可以依法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只有当“包二奶”行为符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时,才能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