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去世父母私毁遗嘱丧失继承权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18
一对老年夫妇擅自销毁儿子遗嘱依法丧失继承权,在与儿媳的析产继承纠纷中得不偿失。近日,浦东新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一套202室房屋产权归婆婆所有;一套101室房屋产权归儿媳、孙女共同共有;婆婆支付儿媳、孙女房屋折价款11.1万余元并归还儿媳售后公房出资款4693元。
陈老伯与张老太夫妇的继承争议案件
背景
陈老伯与张老太夫妇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被继承人陈-刚和案外人陈-强。陈-刚与施女士结婚并育有一女。2009年1月29日晚,陈-刚在住院治疗时病危,经抢救后恢复神志,他在病房写下遗嘱并要求值班医生在遗嘱上签字确认。陈-刚将遗嘱交给哥哥陈-强后,次日去世。陈-强随后将遗嘱交给父母,但陈老伯与张老太未告知儿媳施女士并将遗嘱销毁。
诉讼
陈老伯夫妇因与儿媳施女士对两套房屋的分割意见未能达成一致,于2009年10月将此案诉至法院,要求对财产进行分割和继承。
陈老伯夫妇主张
陈老伯夫妇声称其中一套房屋(202室)是陈老伯单位租赁公房,陈-刚以母亲张老太的工龄购买,因陈-刚代为办理购买手续,所以房屋产权登记在他的名下。另一套房屋(101室)登记在张老太、施女士、女儿和陈-刚名下。陈老伯夫妇要求对这两套房屋进行分割和继承。
施女士及女儿主张
施女士及女儿同意对两套房屋进行分割,但不同意陈老伯夫妇继承。他们认为陈老伯夫妇擅自销毁了被继承人的遗嘱,根据法律规定,陈老伯夫妇应丧失继承权。施女士与陈-刚结婚时已购买202室房屋产权,因此应与张老太享有该房屋三分之一的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割。而101室房屋是施女士和陈-刚婚后购买,其中一部分款项是由张老太、施女士、女儿和陈-刚共同支付的,剩余款项是施女士向银行贷款支付的。因此,张老太只出资了一部分款项,应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割。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陈老伯夫妇在未告知被继承人妻女的情况下销毁遗嘱,不尊重被继承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依法应丧失继承权。对于202室房屋产权,应确认为张老太与陈-刚共有,各享有二分之一的产权,陈-刚名下的产权份额应归施女士及女儿继承。另外,施女士已证明购房款项是由她支付,张老太应按照其份额返还施女士相应的折价款。对于101室房产权,施女士及女儿共同享有产权,但应支付张老太相应的折价款。根据以上理由,法院作出了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