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01
1996年,原告程X、程XX二人之母朱X去世。
1998年,朱X的父亲朱尚X去世;2001年,朱X的母亲高X去世。
朱X有一个弟弟朱XX和一个妹妹朱-桢X。
朱尚X和高X夫妇在世时,于1976年在西直门附近修建了一处院落,共建了7间房屋。当时,朱X和朱-桢X已经参加工作。2000年,朱XX在此院落又建造了7间房屋。
2013年,这处房屋院落被拆迁,共得拆迁款700余万元。朱XX将拆迁款全部取走后,给付朱-桢X100万元。
程X、程XX姐妹二人主张继承母亲朱X应得的份额。
朱XX认为,他后来修建了这处院落的房屋,并提供了母亲高X的书面申请,称其中有14间房屋归他所有,其中两间归朱-桢X。
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程X、程XX将此案诉至法院,要求依法继承母亲的份额。
律师认为,朱尚X和高X去世后,朱X、朱XX、朱-桢X是其法定继承人。根据我国《继承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为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朱X先于父母去世,所以她的女儿程X、程XX依法享有代位继承权。
律师指出,高X的书面申请属于分家协议的性质,但此协议应认定为无效。首先,该协议未保留朱X的份额;其次,未经同意和授权,私自处分了朱尚X的遗产。因此,程X、程XX应依法继承母亲朱X的应得份额。
此案经过一审、二审结案,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朱尚X、高X夫妇在世时于1976年共建房7间,朱XX对此7间房屋进行过维护和管理,同时朱XX于2000年在此院又建造了7间房屋。根据法院的判断,1976年所建的7间房屋应属于朱尚X夫妇的遗产,应由其合法继承人依法继承。其中继承人之一朱X已先于朱尚X、高X去世,她的女儿程X、程XX依法享有代为继承权。鉴于后期朱XX对该房屋进行过维护和管理,应适当多分一部分。根据以上情况,法院作出如下判决:朱XX应得3间房屋的份额150万元;程X、程XX应得2间房屋的份额100万元;朱-桢X应得2间房屋的份额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