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21
朱华与钟芳结婚10年,朱华因经济收入增加而有意离婚,但出于愧疚不愿主动提出离婚。为了迫使钟芳先提出离婚,朱华故意对她冷漠,并限制她的生活范围。此外,朱华还无端挑剔和委过于人。
由于丈夫长期的冷漠、疏远以及对妻子表现出的怨恨和敌意,钟芳对婚姻失去了信心,最终不得不提出离婚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法院认为,尽管朱华没有对钟芳实施肉体伤害,但其行为明显带有主观恶意,并实际给钟芳带来了精神痛苦,构成了家庭暴力。因此,在准予离婚的同时,根据《婚姻法》第4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的规定,法院判决朱华赔偿钟芳2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金。
根据《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家庭暴力不仅包括身体虐待,还包括言语虐待、心理虐待等精神方面的虐待。因此,在家庭冲突中,对方的冷漠、轻视、放任和疏远等行为属于"家庭冷暴力"。
对于家庭冷暴力,如果双方不想离婚,可以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关爱和理解,用心经营和提高婚姻质量来解决误会。如果一方有严重过错,另一方应该在加强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表现出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
然而,对于无法调和矛盾并想要离婚的一方,很多人认为由于我国尚无明确法律规定制裁家庭冷暴力,只能依赖道德来调整。然而,实际上,法律同样要追究家庭冷暴力的责任。尽管《婚姻法》第46条仅规定"实施家庭暴力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并未明确是否包括家庭冷暴力,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经将家庭暴力界定为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因此,本案属于"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