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31
1. 协议处理:离婚时,夫妻可以通过协议自行处理共有房产问题。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并照顾女方和子女的权益原则作出判决。
2. 均等分割原则:夫妻共有的房产原则上应进行均等分割,具体处理方式可根据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和财产来源等情况作出差别处理。
3. 不宜分割使用的房屋:对于不适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房屋,应根据双方住房情况和照顾女方或无过错方等原则,将该房屋归属给一方所有。分得房屋的一方应向另一方给予相应于房屋一半价值的补偿,尤其在双方条件等同的情况下,应照顾女方的权益。
4.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居住的房屋:居住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房屋属于一方所有,另一方如以离婚无居住地为由要求暂住,人民法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给予暂住,但一般不超过2年。
5. 婚前购买的按揭商品房:如果婚前以一方名义购买的按揭商品房,在婚后使用夫妻共同财产归还贷款,且在离婚时已经取得房屋完全产权,则应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婚前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一方是合同的当事人,合同的权利义务由该方承担;- 婚前由一方名义支付的首期属于支付方个人财产;- 该房屋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增值部分属于夫妻双方共同共有。
以上规定适用于《民法典》生效后的离婚案件。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作出判决。同时,《民法典》还明确了对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的保护。
在《民法典》生效前,适用《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即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作出判决。同时,《婚姻法》也明确了对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