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后,就需要对案件进行侦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犯罪证据,那么对于犯罪嫌疑人供述要排除有什么情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供述要排除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使犯罪嫌疑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的供述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如果采用殴打、违法使用戒具等暴力方法或者变相肉刑的恶劣手段,导致犯罪嫌疑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供述,这样的供述应予以排除。
以暴力或者严重损害合法权益等方式进行威胁的方法
同样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如果采用以暴力或者严重损害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等方式进行威胁,导致犯罪嫌疑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供述,这样的供述也应予以排除。
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收集的供述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如果采用非法拘禁等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收集的供述,这样的供述同样应予以排除。
严禁以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法定程序调查、收集证据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查和收集证据。严禁使用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法律要求程序合法,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经明确规定了调查取证的程序,办案人员在调查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必须遵守这些程序规定。
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无效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是无效的,即不得作为处罚的根据。这是对严禁以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保障性规定。尽管法律和有关部门多次强调在办案中严禁使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但在实践中仍有一些办案人员追求从口供上突破,不择手段地使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逼取供词或获取有关证据。为了从根本上禁止这类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是无效的。如果依据这类证据对被处罚人作出了治安管理处罚,该处罚是无效的。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要求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