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7
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伤户都需要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并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工伤保险将进行赔付,而不能再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双重赔偿。即使企业违法不缴纳保险费,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也必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承担给付工伤职工相应保险待遇的责任。
相对于民事损害赔偿而言,工伤保险具有特殊的优点。工伤保险实行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并且不考虑劳动者是否有过错,只要发生工伤,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就应给予全额赔偿。而民事侵权赔偿则考虑受害人自身是否存在过失,实行过失相抵,即根据受害人过失程度相应减少赔偿数额。
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有利于受害人及时获得充分救济。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分散了赔偿责任,有利于企业摆脱高额赔付造成的困境,避免因行业风险过大导致竞争不利。此外,工伤保险还有利于劳资关系和谐,避免劳资冲突和纠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发生工伤事故属于用人单位责任的情况下,工伤职工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然而,如果劳动者遭受工伤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例如,职工因工出差遭遇交通事故,工伤职工虽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对交通肇事负有责任的第三人仍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通过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方式承担责任,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有利。工伤保险的法律规定和特点确保了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时能够获得全额赔偿,并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