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件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0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离婚的,是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往往会产生纠纷的,那么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件法院应该如何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法院审理离婚案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综合处理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如果确实不适宜一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可以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第39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综合处理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对于确实不适宜一并处理的财产分割问题,可以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中未提出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释明,并引导当事人明确诉讼请求。如果当事人对子女抚养问题未达成一致,又坚持不要求法院处理子女抚养问题,法院可以判决不准离婚。
二、签订婚内财产协议的注意事项
在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如果夫妻双方对相关法律知识不熟悉,可能会因为错误的认识导致协议无效或部分约定内容无效。因此,在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采用书面形式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财产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无法符合法律对婚姻财产协议形式的要求。因此,夫妻财产约定一定要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有效性。问题二:明确约定在起草婚姻财产协议时,应明确具体约定。不仅要约定现有财产的归属,还要约定婚内收益的归属。除非当事人认为婚内所得应实行共有制,否则应明确约定。问题三:继承权约定一些再婚夫妻为了划清财产界限,以免自己的子女受损,可能会在婚姻财产协议中约定放弃对另一方财产的继承权,或者约定将财产全部遗留给自己的子女。然而,关于继承权是否可以事先放弃存在争议。如果夫妻双方或一方希望将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女,建议另行订立遗嘱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问题四:逃避债务的约定一些夫妻在婚内积累了大量债务,为了逃避债务,可能会故意通过婚姻财产协议将财产约定给一方,将债务约定给另一方。然而,无论是通过协议方式还是假离婚方式,都无法逃避夫妻共同债务的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属于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夫妻之间的约定只在夫妻内部有效,无法对抗债权人。因此,希望借助婚内财产约定或假离婚逃避债务的行为是不可行的。通过注意以上问题,夫妻在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可以避免一些潜在的法律风险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