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5
根据《公司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清算启动的原因是公司的解散。根据不同情况和具体条款,以下是公司清算的法定事由:
公司经营期满,非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作出延长公司经营期限的决议,公司即进入解散清算程序。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不同行业和情况的合营企业的合营期限应作不同的约定。
公司可以在公司章程中约定特定的经营目标或解散条件。如果公司无法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或解散条件发生,公司将自动解散并进入清算程序。
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特别决议宣告公司解散,并进入清算程序。外资企业的解散需要投资人的决议,并经批准机关批准。
如果公司股东无法就解散达成一致意见,需要通过司法机关或批准机关的强制清算。根据《公司法》第183条规定,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且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时。
公司被主管机关命令解散有以下原因:(1)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主要事实取得工商登记,情节严重;(2)设立公司的目的违法或实际从事违法活动;(3)违反行政法规,被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如不按规定接受年度检验、伪造、涂改、出租、转让营业执照,超出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等;(4)长期不开始经营或长期停止营业;(5)违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被责令关闭。
一旦出现以上事项,公司即应当进入清算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