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取股东抽逃出资的证据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3
股东对公司完成出资后,依据公司法的规定,是不能抽逃出资的,如果股东进行抽逃出资,就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的责任,所以债权人认定股东抽逃出资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获得抽逃出资的证据?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认定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
为了获得股东抽逃出资的证据,首先需要对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进行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中对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根据该规定的第十二条,如果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且损害了公司权益,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1. 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2. 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3. 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4. 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5. 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股东抽逃出资的责任
对公司其他股东的民事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35条、第43条等规定,除非股东之间或公司章程另有约定,股东应按照其出资比例享有分红权、优先认购权和表决权等权利。股东平等是《公司法》的重要原则。如果股东抽逃出资,将损害其他股东和公司的利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或发起人可以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或发起人承担违约责任。此外,根据《公司法》第152条的规定,如果公司怠于行使追偿权,已经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或发起人可以代表公司提起间接诉讼,要求将抽逃的资金退还给公司。
对公司的民事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2条的规定,公司具有财产、名义和责任独立的特征。根据《公司法》第36条和92条的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发起人、认股人不得抽逃出资,即不得抽回股本。股东抽逃出资构成对公司法人独立财产权的侵权行为,抽逃出资的股东应对公司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公司可以起诉抽逃出资的股东,要求其归还所抽逃的出资并赔偿由此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3条的规定,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而股东以其出资或认购的股份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同时,抽逃出资行为也属于民事欺诈行为,应该获得赔偿。
股东出资的方式
货币
股东可以以货币形式进行出资,通常指人民币。设立公司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用于支付创立公司的开支和日常经营费用。如果股东是外国投资者,也可以用外币进行出资。
实物
股东可以以实物形式进行出资,实物指有形物。有形财产可以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动产是可以自由移动并不因移动而破坏其原有经济价值和物质形态的财产,而不动产是不能自由移动或一旦移动会破坏其物质形态或经济价值的财产。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的实物主要是动产,不动产属于次要地位。股东以实物出资一般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实物原为股东所有,二是该实物是公司生产经营所必需的。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和工业产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对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著作权和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号权。
土地使用权
股东可以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方式,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一定的场所。因此,股东可以将土地使用权作为对公司的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