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5
公司经营所需资金超过注册资本提供的资金时,股东可以通过向公司提供贷款的方式来满足资金需求。有时,即使股东明知公司需要更多的股权投资,却故意规避股权投资,而是选择向公司提供贷款作为债权投资。然而,在公司无法偿还债务而破产时,股东将与其他普通债权人一起分享公司财产,这对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不利。实际上,股东通过将股权投资转化为债权投资,从而低成本获得有限责任保护,并将有限责任的风险转嫁给其他债权人。
债权人在申报债权时,应提供以下证据:
如果破产案件受理后,债权人提起新诉讼,将会被驳回。这意味着起诉不具备债权申报的效力。
大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是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滥用包括恶意逃避债务或掏空公司,不仅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也给公司或其他股东带来损失。
新修订的法律在总则部分增加了约束股东滥用权利的条款。这些条款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
然而,这样的规定可能过于原则性。首先,在界定“逃避债务”和确定“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方面存在难题,实践中也难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