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8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人除了可以订立某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细小的日常生活方面的合同外,对于其他合同,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订立。这意味着无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合同在效力上是待定的。
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某些与年龄、智力、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但其他民事活动应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实施。在民法通则中,这类主体所为行为被列为无效民事行为,而合同法对此作了补正,将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订合同确定为效力待定合同。
无代理权人指的是欠缺代理权的代理,主要包括根本无代理权、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超越代理权范围进行的代理以及代理权消灭后的代理。根据新合同法的规定,无代理权人所订立的合同被确定为效力待定合同。无代理权行为可能由于行为完成后发生的某种法律事实而完全不产生代理的法律后果。需要区分的是,无代理权应与表见代理加以区别。表见代理是指无代理权人的代理行为,善意相对人有正当理由相信其具有代理权;而无代理权人则不存在这一情况。判断表见代理的构成关键在于区分善意相对人是否具有正当理由相信无代理权人具有代理权。对于表见代理的效果,相对人可以直接请求无代理权人负责。而对于狭义无代理权行为,如果无代理权人不追认,则无法追究其责任。
无权处分是指无处分权人以自己名义擅自处分他人财产。根据新合同法的规定,无权处分行为是否发生效力,取决于权利人追认或处分人是否取得处分权。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效力待定合同中,法律赋予有关民事主体以追认权、拒绝权,并赋予相对人以催告权、撤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