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部门的调查权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拘传法律知识

劳动部门的调查权力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4

 
41754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部门是劳动管理的主要部门,劳动者的权利被侵犯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的,请求劳动部门维护自己利益,那么劳动部门有没有权利传唤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部门并没有权力传唤嫌疑人,而是采取一系列调查措施来调查劳动违法行为。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时,有权采取以下调查、检查措施:

  1. 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2. 就调查、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3. 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并要求其解释和说明,必要时可以发出调查询问书;
  4. 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像或者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情况和资料;
  5.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审计;
  6.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可以采取的其他调查、检查措施。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于确凿的、可以当场处理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当场予以纠正。

传唤嫌疑人的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必须经过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的批准,并使用传唤证(传票)进行传唤。

对于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可以口头传唤,但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并在询问笔录中详细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的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

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

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以及其他可以强制传唤的违法行为人,可以采取强制传唤措施。在强制传唤时,可以依法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传真等方式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的家属。

如果公安机关传唤违法嫌疑人时,其家属在场,应当当场口头告知家属传唤的原因和处所,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如果被传唤人拒绝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有其他无法通知的情况,可以不予通知,但必须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如果使用传唤证进行传唤,违法嫌疑人在到案和询问查证结束后,应当在传唤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和询问查证结束时间,并签名。如果拒绝填写或签名,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传唤证上注明。

对于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如果案情复杂,违法行为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公安机关不得以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违法嫌疑人。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刑事拘留期间物品管理规定
  2. 普通程序轻伤案件办理时间
  3. 警察错误采取强制措施是否有赔偿权
  4. 公安传唤的程序规定
  5. 如何解决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问题
  6. 暂予监外执行的疾病范围
  7. 金融诈骗逮捕多久结案啊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