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出资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义务法律知识

虚假出资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5

 
416994
虚假出资是有公司发起的,骗取公司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正常的出资一般应该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才能够进行出资。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虚假出资的认定的资料。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虚假出资的定义

虚假出资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未按照规定交付货币、实物或转移财产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其他发起人或股东的投资,即欺骗其他发起人和股东。

二、虚假出资的行为特征

单位虚假出资是指单位股东表面上出资而实际未出资,本质特征是单位股东未支付相应对价而取得公司股权。虚假出资行为包括未交付应当交付的出资额(包括货币和实物)或未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该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即行为人有义务实施真实出资,但拒不履行,造成或可能造成侵害公司、股东或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危害后果。

三、虚假出资的主要表现

实践中单位虚假出资主要表现为:

  1. 以虚假的银行进账单、对账单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
  2. 以虚假的实物投资手续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
  3. 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但未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
  4. 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明显低于公司章程规定的价额;
  5. 为了应付验资,将款项短期转入公司账户后又立即转出,公司未实际使用该款项进行经营;
  6. 未对投入的净资产进行审计,仅以投资者提供的少记负债高估资产的会计报表验资。

四、虚假出资的行政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200条规定,对于虚假出资的公司发起人、股东,公司登记机关可以责令其改正,并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

五、虚假出资的刑事责任

如果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构成虚假出资罪。根据《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对于个人犯罪,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的罚金。对于单位犯罪,可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六、虚假出资的立案追诉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 超过法定出资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
  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抽逃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实缴出资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
  3. 造成公司、股东、债权人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
  4.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
    1. 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无法正常经营;
    2. 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3. 两年内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
    4. 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
  5. 其他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股东热门知识

  1. 显名股东如何变更为隐名股东
  2. 原始股与干股的区别
  3. 隐名股东的法律义务
  4.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确认诉讼
  5. 股东会会议决议
  6. 有限责任公司的隐名股东权利如何体现
  7. 公司亏损可以给股东分红吗
股东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