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法律知识

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30

 
416039

死刑复核权下放的背景和原因

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了被下放了27年的死刑复核权。这一决定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刑事法制发展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对我国刑事审判工作产生影响,而且对国家法制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深远影响。

为了理解死刑复核权下放和重新收回的原因,我们需要回顾27年前的一段历史。1979年,“文革”结束后,恢复被严重破坏的公检法司秩序成为当务之急。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根据当时的《刑事诉讼法》第199条规定,死刑需要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然而,在《刑事诉讼法》通过后的半年内,发生了几起震动中央的恶性刑事案件。其中包括1979年9月9日在上海市控江路江浦路口发生的“控江路事件”。这些案件以及类似案件的发生成为死刑复核权下放的催化剂。

于是,在《刑事诉讼法》施行43天后的1980年2月1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定,将部分死刑复核权下放给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这一决定成为死刑复核权下放的开始。次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又通过了《关于死刑案件核准问题的决定》,延长了死刑复核权下放的期限。

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

然而,在死刑复核权下放期限结束前,中央做出了严打的决定,使部分死刑复核权无限期地下放给地方。这导致了死刑复核权下放的延续。

直到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了死刑复核权。这一决定标志着死刑复核权下放的结束。

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的决定对我国刑事审判工作和国家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意味着最高人民法院将重新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提高了刑事审判的统一性和公正性。

延伸阅读
  1. 死刑复核与核准的区别
  2. 死刑辩护阅卷的程序及范围
  3. 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规定
  4.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和目的
  5. 一、死刑复核权下放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制定背景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怀孕是否能免除有期徒刑的执行?
  2. 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序设计和实践运作
  3. 社区矫正对象失去联系的处理方式及其法律依据
  4. 检察院审查决定书的内容
  5. 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可以到检察院抗诉吗
  6. 向检察院抗诉会受理吗
  7. 酒驾和醉驾要受到什么惩罚?醉驾开庭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