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5
离婚调解期限不计入诉讼期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不计入审限。该规定还适用于人民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先进行调解,但不能久调不决。如果在调解中发现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离婚案件一般适用简易程序,审结期限为立案之日起三个月;适用普通程序的审结期限为立案之日起六个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以延长六个月;若仍需要延长,需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在代理离婚案件中,调解通常会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采用。在诉前,律师可邀请对方或对方律师到加咖啡屋或茶馆进行调解商议。这些场所环境优雅、具有亲和力,比严肃的律师事务所环境更容易促成双方交流。律师应避免单方到对方委托人住所,以免产生纠纷或误会。
在调解时,律师应给对方当事人以中立的感觉,抱着调解的诚意,不要一味站在自己委托人的角度谈观点和讲道理。在与对方当事人商议时,应用亲和的语言交流,避免使用威严、傲慢、冷淡的口气。同时,调解中应侧重于发表意见而非对双方的是非评判,努力围绕争议分歧和缩小争议。
在调解时,应先找出双方的分歧和争议焦点,了解分歧的原因,并提出减少差距的方案。观察当事人的表情,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进入调解人的思路。调解步骤要不留痕迹,最终保护双方当事人的权益。找到双方争议焦点后,再找到双方的共同点以及解决争议的途径。适度公开自己的和解想法,明确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与双方共同探讨调解思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