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法律知识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7

 
412327
房屋拆迁,是指因国家建设、城市改造、整顿市容和环境保护等需要,由建设单位或个人对现存建设用地上的房屋进行拆除,对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进行迁移安置并视情况给予一定补偿的活动。那房屋拆迁有哪些法律程序呢?

一、取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任何建设项目在开工建设前,必须获得政府计划委员会的立项批准文件,并获取建设法律许可。

二、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用地单位需携带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到当地政府的规划局或规划办公室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用地单位在办理前两项批文后,向当地国土资源局申请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经审查后,国土资源局认为该用地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将核发国有土地批准文件。

四、拟定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拆迁人需对规划拆迁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居住人口、地理环境以及被拆迁户的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核实,全面了解具体情况。随后,需要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和趋势,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拆迁工作方法,确定拆迁期限。

五、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

拆迁人必须在专业银行开设专门的拆迁资金账户,根据拆迁工作需要,将足额资金存入该账户,确保专款专用。

六、申领拆迁许可证

拆迁人在满足上述条件后,持有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往当地房地产管理局或建设局办理拆迁许可证。只有获得拆迁许可证后,才能实施拆迁。

七、发布拆迁公告

拆迁许可证发证单位在核发拆迁许可证的同时发布拆迁公告,公告内容包括拆迁人名称、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范围、拆迁期限、搬迁日期等信息。

八、拆迁冻结

拆迁公告发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以下活动:(一)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新建、扩建、改建;(二)房屋买卖、交换、赠予、租赁、抵押、析产、分列房屋租赁户名;(三)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四)企业工商登记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登记。

九、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拆迁公告发布后,拆迁人应在拆迁期限内与被拆迁人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就补偿、安置等问题进行协商,并签订书面协议。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一经订立,即产生法律效力。各方当事人都应履行协议,拆迁人应按约定对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进行补偿和安置,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则应在协议约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搬迁后,拆迁人应及时在批准的拆迁范围和拆迁期限内实施拆迁。

十、强制拆迁

若在规定的拆迁期限内,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未能就拆迁补偿安置达成一致意见,拆迁人将通过法律程序实施强制拆除被拆迁房屋。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
  2. 动迁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
  3. 征地拆迁中涉及的主体
  4. 无证房的拆迁补偿比有证的低很多,怎么办
  5. 拆迁时城管是否有权力强制拆除房屋
  6. 村里的荒山荒地被征收,没有补偿怎么办?
  7. 征地拆迁不签协议违法吗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