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7
任何建设项目在开工建设前,必须获得政府计划委员会的立项批准文件,并获取建设法律许可。
用地单位需携带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到当地政府的规划局或规划办公室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用地单位在办理前两项批文后,向当地国土资源局申请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经审查后,国土资源局认为该用地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将核发国有土地批准文件。
拆迁人需对规划拆迁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居住人口、地理环境以及被拆迁户的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核实,全面了解具体情况。随后,需要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和趋势,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拆迁工作方法,确定拆迁期限。
拆迁人必须在专业银行开设专门的拆迁资金账户,根据拆迁工作需要,将足额资金存入该账户,确保专款专用。
拆迁人在满足上述条件后,持有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前往当地房地产管理局或建设局办理拆迁许可证。只有获得拆迁许可证后,才能实施拆迁。
拆迁许可证发证单位在核发拆迁许可证的同时发布拆迁公告,公告内容包括拆迁人名称、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范围、拆迁期限、搬迁日期等信息。
拆迁公告发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以下活动:(一)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新建、扩建、改建;(二)房屋买卖、交换、赠予、租赁、抵押、析产、分列房屋租赁户名;(三)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四)企业工商登记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登记。
拆迁公告发布后,拆迁人应在拆迁期限内与被拆迁人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就补偿、安置等问题进行协商,并签订书面协议。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一经订立,即产生法律效力。各方当事人都应履行协议,拆迁人应按约定对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进行补偿和安置,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则应在协议约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搬迁后,拆迁人应及时在批准的拆迁范围和拆迁期限内实施拆迁。
若在规定的拆迁期限内,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未能就拆迁补偿安置达成一致意见,拆迁人将通过法律程序实施强制拆除被拆迁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