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能否解除合同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非法经营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非法经营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非法经营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那么非法经营能不能解除合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的法定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 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二)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 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在催告后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 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五)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非法经营罪的认定
一致的违法性
非法经营的刑事违法性与行政违法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非法经营者必然违反了相关的工商法规。如果没有行政违法性,就不存在刑事违法性。
主观故意要求
在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并以营利为目的。对于不知道其行为为非法而进行非法经营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不认定构成犯罪,而只能给予行政处罚。
严重情节的认定
在犯罪情节上,要求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认定情节是否严重,应以非法经营额和所得额为起点,并结合行为人是否实施了非法经营行为,是否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或引起其他严重后果,以及是否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悔改等因素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