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6
根据《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或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1.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
2.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3. 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的“不特定的对象”指的是社会公众,而不是特定的少数人。
4. 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根据《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法律规定,借款利率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被定性为高利,视为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