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7
《合同法》中提到的追认是指现代民事法律规范中一种嗣后承认制度,允许本人对于无权代理人、无处分权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民事行为进行承认。追认权即是通过特定的法律行为,使无权代理人、无处分权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行为成为有效法律行为的权利。
追认的表示应向特定的第三人或行为人作出,对其他人的同意表示不能视为追认。追认可以采用明示方式或默示方式。一般来说,被代理人应以明示的方式予以追认,如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方法直接进行意思表示,只要能清楚表明被代理人的意思即可。但如果法律规定要用书面形式,那么就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追认也可以采用默示方式。默示方式分为作为和不作为,追认时应当以积极的、肯定的行为进行,即可以通过本人的行为推定其真实意思。例如,被代理人不返还行为人已取得的财产,或者行为人未经被代理人授权而出售被代理人的财产而事后被代理人却接受了所得款。原则上,沉默不能视为追认,但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形除外。例如,我国《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否认表示,就视为同意,即是沉默追认。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如果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就视为拒绝追认。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如果被代理人未作表示,就视为拒绝追认。
确定追认的期限对行为人和相对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该效力待定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本人是否予以追认。如果不给本人的追认权以一定期限的约束,就可能发生本人无限期拖延追认的情况,从而影响尽快确定无权代理行为的法律效力,给相对人长期处于不稳定的法律关系之中带来损害。然而,《合同法》第五十一条并没有规定权利人追认的时限,这导致民事法律中的效力待定行为缺乏一个统一的时限,是一个遗憾。
从上文可知,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效力从一开始就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只有经法定代理人以明示或默示方式向第三人追认之后,该合同才会发生法律效力。法定代理人既可以主动行使追认权,也可以被动行使该权利。
如果您对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还有其他疑虑,请您及时联系律师。我们将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