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1-1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九条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若对财产分割协议有反悔或请求变更、撤销的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在审理后,若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应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本案中原告请求分割离婚协议中未分割的财产的诉讼请求被驳回。
原被告于2000年8月23日在盘县民政局登记结婚,后于2016年11月4日自愿到盘县民政局登记离婚。在离婚登记时,双方未对位于长江路的房屋进行分割,该房屋于2016年6月23日购买。被告还隐瞒了原告在结婚后离婚前所购买的车辆。根据双方协议,夫妻的共同财产约为170000元,现车辆和房屋均登记在被告名下。由于房屋和车辆不适合进行实物分割,被告应一次性支付给原告80000元作为货币补偿。
经审理查明,原被告在离婚时签订了离婚协议书,该协议反映了双方对财产、债务、子女抚养的处理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在签订协议时明知涉案房屋和车辆登记在被告名下,且房贷未清偿,但仍约定“男女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无共同财产”。双方均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对签订协议的后果有充分的认知。在被告未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下,原告要求分割按揭贷款购买房屋而支付的首付款及其他费用、车辆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根据第九条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若对财产分割协议有反悔或请求变更、撤销的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然而,若经审理查明订立协议过程中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法院应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因此,如果是通过协议离婚且已完成离婚手续,任何一方不能反悔。但是,若任何一方在一年内因履行协议发生争议而诉至法院,法院应予受理,但要经审理查明订立协议过程中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否则法院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若一年后才诉至法院,法院将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