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6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商铺拆迁和住宅拆迁在补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商铺拆迁需要补偿停产停业损失,而住宅拆迁则不需要。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因征收房屋而导致被征收人搬迁,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支付搬迁费。如果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方式,房屋征收部门在产权调换房屋交付之前,应当支付被征收人临时安置费或提供周转用房。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于因征收房屋而导致停产停业损失的情况,补偿金额将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的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对于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情况,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在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之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于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应当给予补偿。对于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
当拆迁公告发布后,拆迁人员约见被拆迁人洽谈拆迁协议时,被拆迁人应当依法提出合理主张,并耐心与其洽商。在谈话过程中,应当注意用词和气,切忌激化矛盾,避免使用类似于"没有多少钱我不搬家"的话语。
当拆迁人声称要进行裁决或刚刚通知被拆迁户参加裁决会时(一般从提出裁决申请到裁决书下达为一个月),被拆迁户可以前往基层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般而言,在拆迁范围内未有过半人搬迁或拆迁公告发布不久前,不宜过早提起该诉讼。通过诉讼,将拆迁人拖入泥潭,使其无法获得合法的强拆行为,因为没有行政裁决,拆迁人无法实施强拆,这被称为"釜底抽薪"。
根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第12条第2项的规定,如果被拆迁人提起关于拆迁许可证的诉讼,拆迁行政裁决应当中止进行。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后续的合法行政强拆或司法强拆。对于被拆迁户来说,这种情况非常有利。
如果在诉拆迁许可证一案二审未结案的情况下,拆迁主管部门仍然违法作出裁决,被拆迁人可以向最高法院申诉,该裁决将被判决为违法无效。根据这个违法无效的裁决,所有后续的司法或行政强拆裁判或决定都将被视为违法无效,被拆迁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
即使法院受理后,被拆迁人的理由非常充分,绝大多数法院仍然会在最短时间内判决原告败诉。在第一个案子判决之前,被拆迁人应当及时设计第二个诉讼,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