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中院成功调解涉农劳动争议案,保障农民权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调解法律知识

北京一中院成功调解涉农劳动争议案,保障农民权益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01

 
405555

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农民张某某、贾某某等37人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某村村民委员会劳动争议案。在一中院法官的主持下,37名农民工与村委会达成和解,共获得解决补偿金26万余元。

背景

张某某、贾某某等37人是80年代或90年代就到原北京市海淀区**印刷厂工作的职工,然而由于没有与**印刷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他们一直未能获得合法权益。**印刷厂在不同的时间以生产任务不足为由,让他们回家等候通知,之后便再无音信。

企业注销登记引发争议

2006年5月,**印刷厂办理了企业注销登记。在企业注销登记申请表中,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某村村委会承诺债权债务已清偿完毕,没有拖欠职工工资和税款。然而,张某某等人于2006年12月向北京市海淀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村委会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仲裁委员会以不属于受理范围为由,决定不予受理。于是,张某某等人将此事告上法院。

法院调解保障农民权益

考虑到这些案件属于涉农、群体性纠纷,可能引发群体性冲突,一中院承办法官进行了大量的沟通、说服和协调工作。法官告诉村委会的代理人,尽管张某某等37人没有与**印刷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通过已查明的事实可以认定二者之间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同时,法官多次与张某某等人进行谈心,希望他们理解村委会一次性支付高额经济补偿的困难,并做出适当的让步。经过承办法官的解释和劝说,双方最终达成调解,由村委会一次性支付给张某某等37人经济补偿金共计26万余元。

圆满解决涉农案件

通过一中院的调解,这37起涉及人数众多、影响较大的涉农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农民获得了应有的经济补偿,村委会也从诉讼中解脱出来。对于一中院法官“以人为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农民和村委会都表示赞赏。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劳动纠纷的解决途径及劳动者的维权注意事项
  2. 劳动者维权期限的规定
  3. 公司辞退的原因及相应补偿
  4.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解决期限
  5. 事业单位产假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的维权途径
  6. 给付金钱义务约定和处理
  7. 劳动争议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吗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