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0-07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如果被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那么应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而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如果在同一诉讼中,几个被告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位于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的辖区,那么各个人民法院都具有管辖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的规定,如果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并且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那么应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而如果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并且一方提起离婚诉讼,那么应由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如果没有被告的经常居住地,那么应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公民的住所地指的是其户籍所在地,而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指的是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经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不包括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如果被告有经常居住地,那么经常居住地的法院优先于住所地的法院进行管辖。
对于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果定居国的法院不受理离婚案件,那么可以在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办理离婚手续。
对于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果定居国的法院不受理离婚案件,那么可以在一方原住所地或国内最后居住地的法院办理离婚手续。
对于中国公民分居国内外的情况,国内法院有权进行管辖,双方均可以选择在国内一方的住所地的法院立案起诉。
对于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的情况,可以选择在原告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办理离婚诉讼。
对于外国人与中国人的离婚案件,如果外国人提出离婚,那么应在中国公民户口所在地的法院办理离婚诉讼;如果中国人提出离婚,那么应在户口所在地的法院办理离婚诉讼。
对于国外法院判决在中国的情况,根据双方加入的国际条约办理;如果没有国际条约或互惠关系,那么可以通过向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来办理离婚手续。
如果要办理离婚手续,需要携带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以及离婚协议书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但是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即双方离开户口所在地在外地居住,而居住地的民政局一般不受理离婚手续。此外,离婚协议书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一般应包括同意离婚、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三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并不一定非要到颁发结婚证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