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6
首先,在民事诉状的第一部分,必须详细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第二部分应包括诉讼请求,包括请求离婚、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财产依法分割。第三部分应列明事实与理由,包括何时结婚、何时生小孩以及离婚的原因等情况。民事诉状最好是打印出来,但最后必须手签名。
接下来,将民事诉状连同结婚证、夫妻双方的身份证(至少带上自己的)、小孩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一起递交到住所地基层法院(区或县法院)办理立案手续。
在立案时,除了民事诉状,还需要递交两份副本、结婚证、夫妻双方的身份证、小孩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如果需要法院分割财产,还需提供相关证据,如房产证、机动车行驶证等。所有证据需要交两套复印件,其中一份放入法院案卷,另一份交给被告。
立案庭审查后,需要缴纳相关费用。
将缴费票据及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后,回家等待通知。
法院会安排开庭日期,并将诉状副本、证据及其他材料送达给被告。一旦送达被告,法院会通知你开庭时间,你需要前往法院领取开庭传票。
如果对方同意离婚,法院可能会约双方进行调解。我国民事案件中,调解是必经程序,开庭前不会组织调解,但开庭时会询问双方是否愿意调解。如果调解成功,会发出《民事调解书》。调解的结果可能是离婚,也可能是解决你们之间的问题,不离婚,从而结案。
如果调解不成,将进行开庭审理。如果在开庭时仍无法达成调解,法院将做出判决,并最终发出《民事判决书》。
判决可能是准许离婚,也可能是不准许离婚。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起诉离婚且被告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法院会判决不准许离婚。你的朋友可以在判决生效后的6个月内再次起诉离婚。以上就是“起诉离婚的法律程序及流程”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