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传的定义和时间限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拘传法律知识

拘传的定义和时间限制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7-20

 
404172
拘传与拘役、拘留不一样,这主要是对非案件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此时主要是希望被拘传的人能够积极的配合对案件进行调查。而实践中采取拘传措施的,首先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其次对时间也有要求。那通常拘传时间是多久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马上在下文中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拘传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侦查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开始计算。

刑事诉讼法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司法解释》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拘传被告人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只有在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逮捕措施的情况下,拘传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二十四小时。但是,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被告人,同时也要保证被拘传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拘传的适用条件

在执行程序中,适用拘传措施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拘传的对象

拘传的对象必须是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组织的负责人,且必须到人民法院接受询问。根据执行实践,以下情况通常被认为是“必须”到人民法院接受询问的:

(1) 被执行人主张无履行能力,但没有举证又没有说明理由,而执行法院查明其真实情况的;

(2) 执行人员发现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但无确切证据,被执行人又不提供证据和情况的;

(3) 被执行人非法转移、隐匿已被执行人员、申请执行人和其他人发觉的财产,拒不说明财产去向的;

(4) 被执行财产被毁灭、损坏,其价值不足清偿债务,又不说明原因的;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特定物被毁灭、损坏的又不说明原因的;

(5) 对第三人有到期债权而不说明债务人及数额的。

2. 两次传票传唤

拘传必须经过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传唤的次数不得少于两次,只经一次传唤不能适用拘传。传唤的方式必须使用传票,少于两次的传唤,以及两次口头传唤或一次口头传唤、一次传票传唤的,均不得适用拘传。

3. 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

拘传适用的前提是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如果出现不能抗拒的特殊情况,则不能适用拘传。在采取拘传的强制措施之前,必须经过人民法院院长的批准,并采用拘传票的方式直接送达给被拘传人,被拘传人需在拘传票上签字。在实际拘传之前,应向被拘传人说明拒不到庭的法律后果,争取其主动到庭。如果经过批评教育后仍然不主动到庭,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拘传其到庭。

综上所述,拘传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2小时,并且不得对被拘传人进行连续的拘传,以保护其合法权益。在实践中,如果拘传不满足规定的适用条件或未按照规定的流程办理,将构成违法行为。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超期羁押的救济措施
  2. 羁押期限与刑期的折抵关系
  3. 骚扰行为是否会导致拘传
  4. 刑事诉讼中传唤的法律规定及程序
  5. 逮捕的认定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条件
  6. 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三种方式
  7. 监视居住条件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