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公司司法解散的条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9

 
400062

一、请求的主体

根据公司法规定,请求解散公司的主体必须是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多数派股东的专横和个别股东滥用诉权。根据国际立法惯例,持有请求权股东的持股比例应当符合“当时持股原则”,即在法定解散事由发生时和在诉讼过程中仍具有公司股东身份。此外,根据“任何人不能从过错中获利”的法哲学理念,负有过错的股东排除在请求权主体之外,以防止其通过诉讼获取不正当利益。

二、公司陷入僵局

公司必须陷入经营管理的严重困难情形,才能满足司法解散的条件。造成经营管理严重困难的原因包括投资决策错误、市场外部环境的改变、严重违约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股东或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大股东操纵公司经营决策权、股东个人因病、死亡、流亡、犯罪、迁居等导致股东合作关系破裂等各种原因。这种困难不仅包括公司财务严重困难导致濒临破产和倒闭的情形,还包括公司管理瘫痪、重大经营决策无法正常进行、中小股东无法行使股东权利等情形。

三、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公司僵局的继续存在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股东利益包括股东的基本权益和合理期望,不仅包括股本、股息红利等自益权,还包括表决、查询、监督等共益权。

四、其他途径无法解决公司僵局

解散公司是对公司一种最为严厉的制裁措施,一旦解散就会进行清理程序,导致公司人格的消亡,可能会减少公司无形资产价值,涉及到内外部众多法律关系的协调。因此,大多数国家将司法解散公司作为解决公司僵局的最后手段。其他途径指的是避免解散公司的解决公司僵局的某些救济方式,如强制股份收购,即法院判令一方股东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另一方股东的股权,达到解决公司僵局的目的。此外,还有变更公司章程、撤销公司决议或行为、允许股东提起不公平妨碍之诉等方式。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及时间
  2.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3. 公司股权变更登记程序
  4. 股东不签字如何解散公司
  5. 授权委托书
  6.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的规定
  7.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含义和计量基础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