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与公司终止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公司解散与公司终止的区别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5

 
397676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公司要进行解散的话是可以的,公司解散的情况一般是公司经营资不抵债,那么公司解散和公司中止是否是一个意思?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司解散是指引起公司法人人格消灭的法律事实,而公司终止则是指公司法人资格的消灭。尽管公司解散是公司终止的一个环节,但并不等同于公司法人资格的当然消灭。在我国法律上,对于解散和终止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新《民法典》对公司解散和终止的规定

根据新的《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民法通则》的有效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将失效。目前,《民法通则》第45条规定了企业法人终止的原因,包括依法被撤销、解散、宣告破产以及其他原因。而《公司法》第181条规定了公司解散的原因,包括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可以看出,《民法通则》将依法被撤销和解散作为企业法人终止的原因,而《公司法》将被撤销作为公司解散的原因。这导致了对于解散、清算和终止三者关系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混乱。

关于解散、清算和终止的规定混乱

根据《民法通则》和相关规定,企业法人在解散或被撤销后应进行清算,并在清算完毕后办理注销登记。这一程序符合法人的本质属性。然而,《民法通则》第40条规定,法人终止后应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此外,《民通意见》第59条规定,企业法人解散或被撤销后应由主管机关组织清算小组进行清算。《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登记主管机关应收缴其公章,并将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开户银行。

这些规定表明,企业法人先终止再进行清算。可以看出,《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企业法人出现终止事由后是先终止后清算还是先清算再终止的规定存在矛盾。这种法律上的混乱在司法审判实践中也导致了不一致的情况。

新《公司法》对公司解散、清算和终止的规定

新的《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导致公司解散的原因,包括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此外,新《公司法》还对公司解散、清算和终止三者的关系作出了合理的规定。

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除了因合并、分立而解散外,公司因其他事由解散时,应在解散事由出现后的15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如果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制作清算报告,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法官在适用法律时的原则

在《民法通则》与《公司法》对于公司解散、清算和终止存在不同规定的情况下,法官在选择适用法律时应遵守“新法优于旧法”以及“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由于《公司法》是新法且是特别法,因此法官应选择适用《公司法》而非《民法通则》中关于公司解散、清算和终止的规定。

综上所述,公司解散后需要进行清算程序,以便清算人对公司的内外关系进行处理,直至清算完毕并办理注销登记,公司才算终止。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财务公司违规的法律后果及法律责任
  2. 股权确认问题:股票退市后的法律规定
  3. 营业执照过期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
  4. 收购要约的特点和类型
  5. 仲裁条款因公司注销而失效吗?
  6. 不离婚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吗,有没有法律依据
  7. 公司自动注销的条件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