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9
股权转让合同履行方面,转让方的主要义务是向受让方转移股权,受让方的主要义务是向转让方支付转让款。为了防范风险,受让方应当在股权转让后积极地采取发律师函等方式督促公司履行对股东名册、工商登记等进行变更,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股权转让合同中,股权转让方应当如实告知受让方有关目标公司的信息真实性以及公司资产的真实状况等。如果股权转让方故意隐瞒相关信息给受让方造成损失,受让方有权要求转让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股权转让谈判过程中,双方可以通过谈判纪要、备忘录、意向协议等方式预先约定谈判成果,以确保缔约过失责任的落实,提高股权转让合同的缔约成功概率。
为了确保股权转让能够按预定目标进行,双方可以签订一个保护无过错方的条款,对于股权瑕疵而给受让方造成损失的,有追究过错方责任及解除股权转让合同的权利。
在股权转让合同中,受让方可以与转让方约定,在正式交割前的所有负债,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均由转让方承担。但是,股权转让并不影响债权人追索的对象,受让方在成为目标公司股东后仍需要清偿该债务,再根据约定向转让方追偿。
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双方应当对转股讲程序进行留意,并且需要对股权转让的规则有深入的了解。受让方在交易过程中应慎重行事,以防自己处于不利境地。如果股权转让的份额较大,最好借助专业人士防范风险,专业人员可以最大程度减轻交易风险。
股东转让公司全部股权时,原股东应充分披露公司对外债务。新股东可要求原股东在协议中承诺对股权转让前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然而,股权转让协议只约束协议双方当事人,不能直接要求原股东承担公司债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八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可以请求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受让人可以向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