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26
遗赠扶养协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遗赠扶养协议的主体一般有限制。遗赠人只能是公民,扶养人可以是公民(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所有制组织,并且扶养人必须具备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同时扶养人没有法定的扶养义务。
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协议行为,双方互相享有权利并负有义务。扶养人负有对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同时享有接受遗赠人遗赠财产的权利;遗赠人则享有接受扶养的权利,同时负有将其遗产遗赠给扶养人的义务。
遗赠扶养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不得采用口头形式。这样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有利于协议的履行。
遗赠扶养协议是指受扶养人(即遗赠人)与扶养人签订的关于扶养人承担受扶养人生养死葬的义务的协议,受扶养人将自己的财产于死后赠与扶养人。扶养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根据《继承法》第31条的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遗赠扶养协议实质上是一种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扶养人应当履行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应当将协议约定的财产遗赠给扶养人。
如果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导致协议解除,那么扶养人将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同时已经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以补偿。
如果扶养人拒不履行扶养义务,遗赠人有权要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
以上就是遗赠扶养协议的特点及效力的介绍。需要注意的是,遗赠扶养和遗赠两者的法律意义是不同的,应当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