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法律知识

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的区别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3

 
394267
合同不仅是关于权利的约定,更多的是关于义务的约定。双方当事人是需要受到合同的约束的,在合同订立前,是存在先合同义务的。在合同终止后,是有后合同义务的。那么,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的区别是如何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先合同义务的性质

先合同义务是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在合同成立之前发生的法律义务。它不是独立存在于合同关系之内,而是合同关系的前置义务。先合同义务建立在民法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是这些原则的具体体现。它主要包括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互相保护、通知、保密、协作以及禁止欺诈等义务。

先合同义务的例子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先合同义务的应用。在买卖合同中,买受人明知标的物在出卖人提出要约的条件下不会购买,但出于恶意,买受人以各种理由和方式与出卖人进行多次协商,最终导致合同无法成立,从而使出卖人无法及时出售标的物,间接遭受损失。另一个例子是,在出卖人为了使买受人更全面地了解标的物,可能需要提供一些关于标的物的数据资料、生产工艺等商业秘密。如果买受人不遵守先合同义务的规定,就可能损害出卖人的权益。

后合同义务的性质

后合同义务是指在合同关系终止后,合同当事人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根据法律应承担的某种行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以维护支付效果或协助处理合同终止后的事务。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对后合同义务进行了规定:“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后合同义务的例子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后合同义务的应用。在标的物提存后,除非债权人下落不明,债务人应及时通知债权人或其继承人、监护人。在房屋买卖合同履行完毕后,卖家应及时告知买家有关房屋的重要事项。在房地产买卖合同中,双方不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需要互相协助,而且在房屋产权过户后,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也需要协助对方办理后续事宜。在一般的消费品买卖合同终止后,销售者还需要承担售后服务的义务。如果供应的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技术问题,供货方应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排除故障等。劳动合同解除后,一方不得擅自利用原单位的技术秘密到与原单位业务相竞争的单位工作。技术开发合同终止后,工程技术人员有义务不泄露公司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秘密。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抗辩权的法律概念和定义
  2.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要求
  3. 拒绝履行合同的责任
  4. 债务人完全不履行合同的处理方式
  5. 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条件
  6. 合同约定付款给第三方的合法性
  7. 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