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9-22
非法同居是指男女双方在未结婚的情况下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的行为。这与已婚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是不同的,后者是我国法律所禁止和应予打击的,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其犯重婚罪的刑事责任。
大多数民众认为非法同居就是结婚,只要男方把女方带进家门就算结婚,对于是否进行婚姻登记并不在意。他们更注重婚姻的实质条件,因此一般难以接受非法同居的说法。然而,根据婚姻法的规定,不进行婚姻登记就属于非法同居(1994年2月1日前的事实婚姻除外)。婚姻法更加重视婚姻的形式要件,按照这种规定,只要男女双方领取结婚证,即使不进行结婚仪式,也算是合法的婚姻。
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明显认识上的冲突。即使男女双方符合婚姻的实质条件,但只是缺少登记这一形式要件,就被视为非法同居。这样一来,“结婚”当事人无法获得基于婚姻关系而产生的利益和可期待的权益。一旦发生“离婚”,处理方式将截然不同。离婚需要按照夫妻共有财产来分割财产,而非法同居者则没有享有夫妻财产分割的权利。一方死亡时,另一方也不能以配偶身份继承财产。此外,他们的子女也都是非婚生子女,虽然法律地位上与婚生子女平等,但在现实中仍存在事实上的歧视。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后果是迥然不同的。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同样的事实,仅仅因为缺少登记这一要件,结果就大不相同。这样对待非法同居者是否公平?
法律上对“非法同居”的称谓带有一定的贬义。然而,考虑到非法同居与结婚往往仅仅缺少登记这一形式要件,并且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正常夫妻相似,如夫妻生活、生育子女等,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为“准婚姻关系”。相应地,我们可以将形成的“家庭”关系称为准家庭关系,将“家庭”暴力称为准家庭暴力等。这样的称谓在社会上更容易被接受,也为非法同居者向结婚过渡指明了方向。
我国法律认为非法同居是非法的,不受法律保护。对于未办理登记的非法同居关系,法律建议补办结婚登记手续。这是对非法同居者提供救济的一项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