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8
根据公司解散的清算程序,如果清算组在进行清算时发现股东未按照实际情况出资,可以要求股东缴纳未履行的出资。如果股东拒不缴纳,根据法律规定,股东应当承担公司债务,承担的金额为其未缴纳的出资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1. 公司作为企业法人,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对其债务承担责任,以其全部财产为限。
2.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责任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
3. 股东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认缴出资额按期足额缴纳。如果股东以货币形式出资,应当将款项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如果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应当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4. 如果股东未按照规定缴纳出资,除了应当向公司缴纳足额的出资外,还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5. 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提交股东会、股东大会或人民法院确认。
6. 公司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以及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根据股东的出资比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分配。
7. 清算期间,公司仍然存在,但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在未清偿前,公司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