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9
清算是一种合法终止公司生命并使股东免除公司债务的重要途径。然而,清算必须按照特定程序进行,必须公之于众,光明正大地进行,绝不能偷偷摸摸。即使进行了清算程序,股东仍然要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在本案中,城边公司欠**公司500万元,**公司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未能查找到城边公司的财产线索。在执行过程中,城边公司的三名股东信*司、**公司和千诚公司召开了一次股东大会,决议注销**公司,并向工商局提交了注销登记申请。工商局为此办理了注销手续。
然而,**公司以三股东未履行公告手续和违法清算程序为由要求承担赔偿责任。经法院审理后发现,三股东虽然声称对公司进行了清算,但仅有清算决议、清算组组成决议以及清算报告等材料,核心的通知债权人和清理债务等程序并未依法进行。因此,三公司的清算程序违法,未能完成清算义务,应当对城边公司所欠**公司的债务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六十日内在报纸上进行公告。债权人应当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债权人应在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债权人在申报债权时,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
清算工作是清算组单方面进行的,债权人可能并不知晓。因此,法律规定了严格的通知债权人程序,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公司应书面通知债权人,确保债权人能够申报债权。此外,为防止遗漏,必须在至少是省一级发行量的报纸上发布清算公告,通知公司的所有债权人向清算组申报债权。这样可以让社会广泛知晓,确保所有债权人能够及时申报债权。如果没有这个程序,公司可能已经注销,债权人仍然不知情,持有的债权无法得到清偿,这将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也失去了完全清理公司债权债务的意义。此外,这也违反了《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章关于注销的相关规定,明确规定清算必须经过通知和公告程序,否则属于明显的违法清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十九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并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支持债权人的主张。在本案中,**公司的三个股东未经过公告和债务清算就注销了公司,属于典型的违法清算,应根据法律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通知和公告程序看似简单,但却是公司清算程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保障公司债权人能够及时向公司申报债权,并方便公司全面清理债权债务和财产。如果没有通知和公告程序,债权人的利益必然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法律规定所有清算必须进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