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7
离婚赔偿与结婚时间长短无关,而取决于离婚对方是否有过错。只有在对方有过错的情况下,才能申请离婚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导致婚姻关系破裂,并给无过错方带来财产或精神上的损失,从而需要对有过错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
离婚赔偿的构成要件应符合一般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基本原则,因为离婚案件也属于民事案件,离婚损害赔偿又是一种婚姻家庭中的侵权行为,因此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行为的违法性是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条件。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与他人重婚、非法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意图杀害家庭成员等行为。这些行为触犯刑法并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也会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无论损害后果是否可以用金钱衡量,只要对受害人的人身或财产利益造成了伤害,都构成了损害事实。在离婚案件中,这指的是因配偶一方的违法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破裂,无过错一方因此遭受财产和非财产上的损害。离婚财产上的损害仅限于无过错一方因离婚而遭受的现有财产权益损失。离婚涉及的非财产损害包括人身损害和精神损害。
因果关系主要指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在离婚案件中,主要指配偶一方实施的重婚、非法同居、虐待、遗弃等违法行为是导致夫妻双方婚姻关系破裂和离婚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无过错配偶一方遭受财产和非财产上损害的直接原因。
过错是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中的主观因素,反映了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心理状态。过错可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主观态度。在离婚案件中,离婚损害赔偿以配偶一方有过错为主观要件。行为人的过错指的是配偶一方主观上故意违反婚姻法或其他法律的过错,例如重婚、非法同居、虐待、遗弃等离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