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10-01
(一)洗钱犯罪
1. 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洗钱和转移赃款。
2. 利用互联网货币进行洗钱。
3. 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洗钱通道。
(二)银行卡犯罪
1. 通过钓鱼网站或植入木马盗取个人信息。
2. 通过违规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资金非法转移套现。
(三)非法集资犯罪
1. 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为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
2. 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承诺保障投资人的资金承诺保障收益,类似非法集资行为。
(四)非法证券犯罪
1. 利用互联网平台向公众转让股权、成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行为。
2.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可能导致打擦边球的情况。
(五)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1. P2P网贷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借贷人权益难以保证。
(一)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框架体系
1. 完善现行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明确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准入门槛、运营规范、进出机制、监管主体及职责。
2. 对涉嫌非法集资的互联网金融行为进行明确规定。
3. 修正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法律,发布规范性文件,规范资本运作,保障金融秩序。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1. 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出台监管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2. 加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维护金融安全。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
1. 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信用评级和风险管理。
2. 打通线上线下、新型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信息壁垒,实现大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