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对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收益应如何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土地承包合同法律知识

离婚后,对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收益应如何处理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6

 
386768
离婚时土地承包经营权也是能进行分割的,但是必须要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那离婚后,对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收益应怎么处理?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谢谢。

保护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根据《婚姻法》第39条第2款规定,对于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在农村地区,由于普遍推行以户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经营权已经归承包经营户所有。因此,在离婚时分割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应该切实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只能对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而不能对土地本身进行分割。

保护离婚妇女土地经营权的原则

根据《婚姻法》第39条第1款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1条规定,在婚姻、家庭共有财产关系中,不得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权益。第47条规定,妇女对依照法律规定的夫妻共有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双方收入状况的影响。因此,离婚时必须保障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保障她们的最基本生活来源和生存条件。

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管理的原则

在夫妻离婚时,对共有财产中的重要生产资料和养殖、种植业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分割时,应遵循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管理的原则处理。例如,如果离婚妇女远离原承包的土地,或者她本身没有经营、管理的能力,让她继续承包经营原夫妻共同承包经营的土地可能会面临困难,不利于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调解和判决时,一般会将夫妻双方原承包经营的土地分给有经营能力、有生产技术、懂管理的一方,同时由经营方给予另一方经济补偿。

夫妻离婚时土地经营权的分割方式

离婚时,对土地经营权的分割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由离婚妇女继续承包经营:如果离婚妇女仍与男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并且具备承包经营能力,可以协商达成协议。如果协议无法达成,人民法院一般会在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管理的前提下,从夫妻共同承包经营的土地中划分出离婚妇女应承包经营的土地份额,交由她继续承包经营,直至合同期满,无需另行订立合同。2. 转包给他人经营:如果离婚妇女与男方不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并且相距较远,继续承包经营原来的土地不方便,而男方又不愿意代为耕种,离婚妇女可以与男方所在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签订转包合同,将属于自己承包经营的份额转包给他人,以获得承包经营的土地收益。3. 代耕:如果离婚妇女与男方不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对属于自己份额的土地,自己耕种或者转包确有困难,又无其他经济来源,生活无保障而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法院可以判决责令男方代为耕种。男方在扣除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后,按照当地当年(季)土地平均产量付给女方应得的土地收益。4. 折价补偿:如果离婚妇女无能力或不愿继续承包经营土地,可以根据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管理的原则,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确定给有生产经营能力的男方,并由男方给予女方经济补偿。如果男方有支付能力,可以一次性支付;如果男方无支付能力,可以分期支付。
延伸阅读
  1. 离婚后土地承包权的分割原则是什么
  2. 女方婚后迁居,是否仍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
  3. 离婚后,对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收益应怎么处理
  4. 离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收益将会被如何处理
  5. 离婚后,对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收益应怎么处理

土地承包热门知识

  1. 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起诉状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中的“地补”归属问题
  3. 职工食堂承包经营合同
  4. 机动地的承包年限问题
  5. 土地承包合同
  6.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限制和原则
  7. 建筑工程的总包与分包形式
土地承包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