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序设计和实践运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法律知识

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序设计和实践运作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7

 
386350
“最高法应用死刑复核程序拦截冤假错案。”4月1日,在北京市律师协会举办的研讨会上,著名刑事辩护律师许*亭如是说。

问题的明晰与性质的界定

在名为“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序设计和实践运作”的研讨会上,国内刑法学界众多知名专家就最高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后的操作问题进行了讨论。专家们呼吁最高人民法院应该抓住这一宝贵机会,带动刑事一审、二审程序的变革,以解决长期困扰中国刑事司法实务的问题。

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

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指出,死刑复核程序存在许多值得研究和明晰的问题。目前最高院正在研究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确定其到底是一种诉讼程序还是内部复核程序。

当前死刑复核程序的问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华认为,目前运作的死刑复核程序并非诉讼程序,而是下级法院的上报审理,属于典型的行政审核程序。尽管最高院会提审被告人,但由于检察官和律师不参与,这只是一个内部审核过程,无法充分保护被告人的权益。不开庭意味着没有辩护空间,检察官无法参与,也无法发挥法律监督的作用。目前,仅仅依靠阅卷很难发现证据中的问题。此外,行政审核的方式与现代司法理念不相符,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难以让公众信服。

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建议

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陈*中表示,现有的死刑复核程序是一种内部书面审查核准程序,不询问被告,辩护律师也不参加,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因此,法学界一致呼吁将这一程序诉讼化,完善最高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后的程序。至少应允许辩护人参与,面对面向最高院发表辩护意见并提交辩护意见书。

死刑复核案件是否应开庭

关于死刑复核案件是否应该开庭,专家们展开了讨论。陈*华认为,所有案件都开庭并不现实,开庭与否应由被告人、辩护人和控诉人自行选择,只要有一方要求,就应该开庭。这意味着当事人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具有主体地位和一定的程序选择权。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良提出,死刑复核的开庭审理不必是全面审理,而应集中在法律适用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审理。

美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漫长历程

在与会专家的讨论中,提到了美国的死刑复核程序。美国的死刑复核程序可以长达30多年,这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抗诉书的注意事项
  2. 刑法解释原则的确立
  3. 死刑政策与少杀慎杀原则
  4. 如何维护对审判违法行为的合法权益
  5. 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可以到检察院抗诉吗
  6. 向检察院抗诉会受理吗
  7. 刑事诉讼电子证据如何审查,法律怎样规定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