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包括什么含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婚前婚后协议法律知识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包括什么含义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38621
离婚虽然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件极为不幸的事情,离婚会造成夫妻双方回复到陌生人的状态,更有甚者会导致夫妻双方互相敌对,将最后的情分耗尽。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的含义,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离婚损害赔偿的含义: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合法夫妻一方因其过错行为,使另一方遭受精神痛苦与精神利益的损失,过错行为导致离婚时所应当承担的物质等形式的赔偿。

离婚精神损害在广义上包括过错方造成的精神痛苦与精神利益的损失。精神利益的损失是指受害方配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遭受的侵害,如名誉权或荣誉权遭受毁损或侵害等。《婚姻法》第46条确立的离婚损害赔偿规定的情形是:离婚是因为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特定原因造成的。当夫或妻的侵权行为造成离婚结果出现,他方才有权请求因该侵权行为产生的损害赔偿。如果离婚原因不是法定的侵权行为时,他方不得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目前,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合法夫妻中一方的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特定的身份权)受到侵害;该侵害是由于另一方的法定过错行为造成的;该侵害足以导致离婚事实的发生。这是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如果该行为不能导致离婚,那么,受害方配偶所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将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

从权利产生的依据来看,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属于第二性权利,即救济权。

该权利的行使应当以第一性权利夫妻一方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为前提。但是,对该制度中的原权利即配偶权,我国法律尚未做出明确规定。《婚姻法》在第3、4、9、14、20条中规定了配偶之间的姓名权、住所决定权等权利,以及禁止重婚、家庭暴力、应当相互忠实等义务。这些规定在实质上已经认可了配偶权的部分内容,只是在外延上欠缺较多,没能在立法中确认一般意义上的配偶权。

延伸阅读
  1. 离婚损害赔偿的要求条件
  2. 协议离婚后的损害赔偿请求
  3. 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权
  4.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规定
  5. 男方离婚答辩状

结婚热门知识

  1. 女方已婚男方未婚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
  2. 离婚手续办理
  3. 什么是彩礼
  4. 财产分配问题与非法同居关系
  5. 结婚的四个条件
  6. 婚姻自由的法律意义
  7. 同居情形下房产归属的法律处理方法
结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