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8
股东代表诉讼的救济对象是公司董事、经理、监事或其他侵害公司权益的人,而非提起诉讼的股东个人。与股东直接诉讼不同,股东直接诉讼涉及的是股东个人权益的侵害。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利益和股东个人利益都受到了损害,但公司是直接受害者,而股东是间接受害者。
股东代表诉讼的诉因并非股东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或个人利益发生纠纷。就法律关系而言,股东代表诉讼的诉因与股东个人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能够提起诉讼的股东所依据的实体诉权并不专属于某一股东,而是属于公司。原告股东只是以代表人的身份,代表公司行使原本属于公司的诉权。因此,其他股东也可以基于同一事实提起代表诉讼,并且无法排除其他股东在诉讼中的介入。
在股东代表诉讼中,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即股东具有原告的身份。被告是实施侵害公司利益行为的人,包括公司董事、经理、监事和其他人。公司本身不是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
股东代表诉讼的后果由公司承担,归于公司,而不是归于提起诉讼的股东。
根据公司法第153条规定,如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属于直接诉讼,即一般意义上的诉讼,不属于股东代表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