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的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5

 
379612
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整?如何进行重整?哪些情况之下,公司不得进行重整?手心律师小编在本文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让大家通过本文的介绍,对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整制度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的定义

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是指在公司财务严重困难或有破产危险时,为了维护公司的存在和实现振兴复苏,同时保护股东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在法律上进行的停业整顿的过程。

二、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的申请条件

申请股份有限公司重整必须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 公司的股东,持有已发行股票超过公司总股份的10%连续6个月以上;2. 公司的债权人,拥有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金额10%以上的债权。

三、不得进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的情形

在以下情况下,不得进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整:1. 公司已决定或公布破产;2. 公司已解散;3. 公司已无经营价值;4. 公司未公开财务。

四、股份公司的清算

股份公司的清算是指在公司解散过程中,为了终结公司现存的各种法律关系和了结公司债务,对公司的资产、债权和债务关系等进行清理、处分的行为。根据相关法规规定,除因合并、破产而解散的公司外,其他方式的解散都必须进行清算。合并解散的公司的权利和义务已转移到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因此不需要进行清算。破产解散的公司的财产处分必须按照破产法进行处理。由于破产后没有剩余财产,因为全部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破产只满足债权人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股份公司的清算可以分为普通清算和法定清算。无论是普通清算还是法定清算,其基本任务和目的都是了结公司的现有业务,收取债权、偿还债务、分派剩余财产,并在法院的监督下进行。然而,法定清算受到法院监督的程度更为严格。在股份公司解散时,首先需要确定清算人,即在公司解散过程中负责清算事务、处理公司财产和债权债务的执行人。清算人的产生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 公司董事担任清算人;2. 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清算人;3. 法院指派清算人。清算人编制清算期内的会计表册,并提交股东大会批准。在股东大会批准会计表册后的一定期限内,清算人向法院申请进行清算终结的登记。一旦法院核准清算终结登记,清算程序即告终结,公司法人资格也随之消失。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登记程序及所需文件
  2.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合理组合
  3. 公司被收购的期权的有效性
  4. 担任公司法人解散后可以担任其它公司股东吗
  5. 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方式
  6. 深圳专利质押融资怎么申请
  7. 公司分立债务归属有哪些?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