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5
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整?如何进行重整?哪些情况之下,公司不得进行重整?手心律师小编在本文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让大家通过本文的介绍,对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整制度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的定义
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是指在公司财务严重困难或有破产危险时,为了维护公司的存在和实现振兴复苏,同时保护股东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在法律上进行的停业整顿的过程。
二、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的申请条件
申请股份有限公司重整必须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 公司的股东,持有已发行股票超过公司总股份的10%连续6个月以上;2. 公司的债权人,拥有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金额10%以上的债权。
三、不得进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的情形
在以下情况下,不得进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整:1. 公司已决定或公布破产;2. 公司已解散;3. 公司已无经营价值;4. 公司未公开财务。
四、股份公司的清算
股份公司的清算是指在公司解散过程中,为了终结公司现存的各种法律关系和了结公司债务,对公司的资产、债权和债务关系等进行清理、处分的行为。根据相关法规规定,除因合并、破产而解散的公司外,其他方式的解散都必须进行清算。合并解散的公司的权利和义务已转移到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因此不需要进行清算。破产解散的公司的财产处分必须按照破产法进行处理。由于破产后没有剩余财产,因为全部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破产只满足债权人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股份公司的清算可以分为普通清算和法定清算。无论是普通清算还是法定清算,其基本任务和目的都是了结公司的现有业务,收取债权、偿还债务、分派剩余财产,并在法院的监督下进行。然而,法定清算受到法院监督的程度更为严格。在股份公司解散时,首先需要确定清算人,即在公司解散过程中负责清算事务、处理公司财产和债权债务的执行人。清算人的产生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 公司董事担任清算人;2. 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清算人;3. 法院指派清算人。清算人编制清算期内的会计表册,并提交股东大会批准。在股东大会批准会计表册后的一定期限内,清算人向法院申请进行清算终结的登记。一旦法院核准清算终结登记,清算程序即告终结,公司法人资格也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