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缴制下如何认定抽逃出资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注册资本法律知识

认缴制下如何认定抽逃出资罪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08

 
376594
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由股东出资设立的,而最新修改的公司法对公司股东出资作出了新的规定,推出出资认缴的制度,而股东出资后是不能抽逃出资的,那么认缴制下怎么认定抽逃出资罪?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即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将其出资抽逃,若抽逃数额巨大且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构成抽逃出资罪。根据该条款,对于抽逃出资罪的犯罪行为,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并处或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创立筹办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不确定的社会公众。在创设股份有限公司时,全体股东共同协商设立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必须有一些人或单位依照法律规定,筹办创立股份有限公司所需的各项事务,如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政府报批、制订公司章程、举行创立大会、公告招股说明书、签订承销协议等。这些人和单位即为公司发起人。根据公司法规定,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 发起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包括中国人、外国人、海外侨胞、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外国法人以及其他经济组织。2. 发起人应不少于5人。3. 发起人中过半数人必须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如果是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可少于5人,但应采取募集设立方式。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即为公司的出资人。根据公司法规定,自然人、法人、国家都可以依法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即为公司的出资人,公民、法人、国家以及外商投资者均可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但当国家成为股东时,应通过授权投资的部门或机构进行。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股权代持协议
  2. 优化股权结构的措施
  3. 股权登记日公告的法律要求
  4. 财产清查的法律方法
  5. 股权质押对股东的表决权影响
  6. 股权转让溢价部分的税务处理方式
  7. 16岁可以领结婚证吗,的规定是什么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