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是否应作为清算财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解散法律知识

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是否应作为清算财产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5

 
375347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在公司法修改之后,注册资本的数额和缴纳时间都给予股东自由选择权,但作为股东也应慎重决定注册资本的数额。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能否应作为清算财产。

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作为清算财产的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二条,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应作为清算财产。这包括到期应缴未缴的出资,以及根据公司法第二十六条和第八十条的规定分期缴纳尚未届满缴纳期限的出资。

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作为清算财产的适用情况

在公司经营陷入困境、解散或被宣告破产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应作为清算财产。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主张未缴出资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是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案例分析

在本案中,A公司进入解散程序后,如果A公司的资产不足以清偿B公司的债务,B公司有权主张A公司未缴出资的股东,即甲、乙、丙在为缴出资范围内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解散时尚未缴纳的出资应作为清算财产。这一规定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确保他们可以从公司解散时的剩余财产中获得偿付。同时,这也对股东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督促他们按时履行出资义务。因此,在公司解散时,尚未缴纳的出资应被视为清算财产,以满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财务公司违规的法律后果及法律责任
  2. 股权确认问题:股票退市后的法律规定
  3. 营业执照过期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
  4. 收购要约的特点和类型
  5. 仲裁条款因公司注销而失效吗?
  6. 不离婚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吗,有没有法律依据
  7. 公司自动注销的条件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