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6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婚前协议书必须在不违反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一般而言,婚前协议书的内容包括家务分工、生活费用分配、财产自由处理等方面的约定。有些人甚至在协议中规定了外遇罚款等条款。然而,如果协议内容涉及到“离婚”,例如规定“双方中若有一方外遇或家庭暴力就要无条件离婚”,或者约定离婚后的赡养费支付和子女监护权归属等问题,法院通常会判定该协议无效。这是因为我国法律普遍认为婚姻应该是长期稳定的,不应该通过离婚来约定协议内容。
对于签署了婚前协议书的新人,双方应当各自保留正本一份,并最好通过公证等方式使其更加安全。然而,签署协议书并不意味着它具有直接的强制执行效力。尽管通过上述流程,该协议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并不直接强制执行。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对于是否签署婚前协议书,新人们无需过于烦恼。婚前协议书可以在基本问题上为双方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更重要的是,新人们应该共同努力经营婚姻生活。如果真的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双方应该以和平解决问题为目标。这种心态比婚前协议书更为重要。
一些另类的“婚前协议”中并不包含婚前财产公证等常见条款,而是涉及到谁做饭、谁喂狗、夜不归宿要交“空床费”等非常规条款。
根据相关法律专家的指出,对于这些包含方方面面的另类“婚前协议”,一些明显不符合法律公平原则的条款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然而,在不违背国家法律规定、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涉及财产等方面的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丈夫夜不归宿,支付‘空床费’给妻子”、“婚后男方每月上缴部分工资的生活费以供家用,违反则受财政惩罚”等条款,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法律保护的。目前已经出现了依据“婚前协议”得到赔偿或因“婚前协议”引起双方矛盾的离婚案例。因此,新人们在签署这种另类“婚前协议”时最好事先考虑清楚,不要将其视为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