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众筹的法律风险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众筹法律知识

1元众筹的法律风险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4

 
366897
“1元众筹”是很多公司最愿意做的众筹行为,毕竟一块钱不是很多,大部分人也都愿意去响应。但是就算是金额很小,它也有一定的法律风险需要去承担的,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介绍1元众筹的法律风险。

(一)出资人权益无法律保障

从国内外众筹平台运行的状况来看,出资人与筹资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还不确定。出资人在众筹过程中扮演着慈善家、投资者和客户的角色,但由于法律关系不明确,二者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出资人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其权益容易受到损害。

虽然众筹平台承诺在筹资人筹资失败后,会确保资金返还给出资人,但并没有规定在筹资人筹资成功但无法兑现对出资人承诺时,是否需要返还出资。当筹资人筹资成功但无法兑现对出资人承诺的回报时,既没有对筹资人的惩罚机制,也没有对出资人权益的救济机制,众筹平台对出资人也没有任何退款机制。换句话说,在整个众筹模式中没有人对出资人的收益进行保障,出资人被视为购买宣传品或体验产品的“消费者”。但如果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存在瑕疵,或者对方未能履行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义务,出资人无法适用《消法》或其他法律进行救济。

(二)筹资所得的使用缺乏监管

众筹模式是通过网络平台集资,如何在虚拟环境中保证诚信是任何投资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成熟的规范和监督资金使用的标准,目前完全依赖被资助者的自觉和良心来管理和运用这些筹资,缺乏监督。

虽然行业内规定众筹平台有义务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管,但由于参与主体的分散性、空间的广泛性以及众筹平台自身条件的限制,在现实条件下很难对整个资金链运作进行监管。即使明知筹资人未按承诺用途运用资金,也无法有效制止和防范风险。

(三)股权众筹平台易触碰非法集资的红线

对于众筹是否合规,监管尚属空白,股权众筹平台必须谨防触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及擅自发行债券的红线,投资者也应高度注意其中的风险。

虽然目前我国发展的众筹平台还限制在实物回报的范围内,但根据国际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很可能会发展出将股权作为投资标的和回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首当其冲的法律风险就是涉嫌非法集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众筹模式在形式上似乎已经同时满足了四个要素,即未经审批、通过网站公开推荐、承诺一定的回报、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然而,由于目前出资人的出资并非以获得利息、固定回报或高额回报为目的,而是一种对模型产品预付款的性质,所以双方并非存贷款的法律关系。然而,如果筹资人以股权收益作为回报,那么很可能触发非法集资的底线。

互联网金融热门知识

  1. 父母非法集资拿提成的法律问题
  2. 非法集资的作案手段及防范方法
  3. 甲乙双方合作协议
  4. 网贷逾期是否上征信黑名单
  5. 股权众筹平台设立与市场准入条件
  6. 如何识别P2P平台房屋抵押标的风险
  7. 股权众筹的构成及规则
互联网金融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