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3
我国的外资企业法规
第一条:目的和范围
为了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外资企业,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条:外资企业定义
本法所称的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其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不包括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第三条:设立条件
设立外资企业必须符合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或者产品出口至中国或其他国家。国家将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规定禁止或限制设立外资企业的行业。
第四条:法律保护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投资、利润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外资企业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国有化和征收
国家不会将外资企业国有化或征收;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征收外资企业,并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六条:设立程序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应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授权机关进行审查批准。审查批准机关应在收到申请后的90天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
第七条:登记手续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获批准后,外国投资者应在收到批准证书后的30天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外资企业的成立日期为营业执照签发日期。
第八条:法人资格
外资企业符合中国法律关于法人资格的规定,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
第九条:投资期限和检查
外资企业应在审查批准机关核准的期限内在中国境内进行投资。若逾期未投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吊销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外资企业的投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十条:重要事项变更
外资企业如需进行分立、合并或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报请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计划备案
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应报其主管部门备案。外资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应按照经批准的章程进行,不受干涉。
第十二条:职工合同
外资企业在雇用中国职工时,应依法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雇佣、解雇、报酬、福利、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事项。
第十三条:工会组织
外资企业的职工依法有权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外资企业应为本企业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
第十四条:会计核算和监督
外资企业必须在中国境内设立会计账簿,进行独立核算,并按规定报送会计报表,接受财政税务机关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