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地转工业用地的赔偿问题及土地使用税免除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8
农业用地转工业用地的程序和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农业用地转为工业用地首先需要进行征用,将其变为国有土地。然后,用地单位可以通过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或者划拨方式取得农业用地转为工业用地的使用权。
审批手续和权力机构
涉及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需要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其他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征收基本农田和超过规定面积的土地
征收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以及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征收农用地的同时,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
征地补偿和安置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收土地时应当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对于征收的耕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安置补助费根据被征收的耕地数量和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标准规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地补偿费用的支付和监督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相关地方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成员公布,接受监督。同时,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开发经营支持和水利工程建设征地补偿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从事开发经营,兴办企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土地的补偿费标准和移民安置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建设用地申请和使用方式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建设用地标准,对建设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经批准的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国有建设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向有批准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并经审查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时,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特定情况下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如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