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算个人犯罪还是集体犯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律知识

非法集资算个人犯罪还是集体犯罪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6

 
358628

一、非法集资算个人犯罪还是集体犯罪

非法集资活动属于刑法所调整的范畴,因其触犯到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及集资诈骗罪这两大致罪条件。

当行为人的行为满足了以上两个罪名的构成要件时,便构成了刑事犯罪。

由于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到公共财产以及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等严重问题,因此它也被视为一种经济犯罪。

在非法集资类犯罪中,主要涉及到三大罪名,包括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及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其中,集资诈骗罪的主要特征在于“行为人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实施欺骗手段进行集资,且其集资金额较高”。

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比,这种犯罪形式具有显著差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集资罪区别

这两种犯罪行为之间的主要差异主要体现在行为主体所持有的主观故意之上。

非法集资罪通常是行为人通过编造虚假事实以及隐瞒真相的手段,试图永久性地非法占有社会各阶层公众的资金,这种行为带有明显的非法占有意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仅仅是暂时占用投资者的资金,他们承诺并希望能够偿还本金及利息。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1.从筹集资金的目的与用途角度分析,若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那么更可能被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反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奢侈消费,或者是为了填补单位或个人的财务漏洞,那么更可能被判定为非法集资罪。

2.从单位的经济实力与经营状况来看,如果单位拥有正常的业务运营,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并且在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时有能力偿还债务,那么更可能被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反,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空壳公司,或者已经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那么更可能被判定为非法集资罪。

3.从造成的后果角度分析,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件发生之前,绝大多数甚至全部都未能归还给投资者,导致投资者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那么更可能被判定为非法集资罪;反之,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件发生之前,绝大多数甚至全部都已归还给投资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认定为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一般应当被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延伸阅读
  1. 非法集资罪的后果及其影响
  2. 2018年1月1日非法集资新的政策和条例
  3.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
  4.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
  5. 非法集资责令退赔的必要性

互联网金融热门知识

  1. 电子章在欠薪合同上的法律效力
  2. 充值活动是否构成非法集资
  3. 股权众筹进入托管时代
  4. 刑法中非法集资两千万判几年
  5. 众筹平台的收费模式
  6.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7. 非法集资会没收老婆的财产吗
互联网金融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