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专业指南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4-07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及申请条件
劳动能力鉴定的定义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仍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职工进行的一种等级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评估。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条件
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可以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职工所在单位应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进行申请。在特殊情况下,职工也可以直接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历次病、伤、残医院治疗的原始病历,若属因工伤残,还需提供工伤事故调查报告及相关材料;若属职业病,还需提供卫生部门授权的职业病防治所(院)提供的诊断资料。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
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在审查后决定受理申请时,可以根据鉴定情况选择以下程序:1. 对申请书及报送材料进行分类、分科整理、登记;2. 通知用人单位和被鉴定人有关鉴定事宜,包括鉴定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3. 组织协调鉴定工作;4. 指定劳动鉴定医院,并聘用劳动鉴定专家组成技术鉴定组;5. 劳动鉴定医院指定合格的医生根据被鉴定人受伤的部位或病情进行检查,并撰写诊断报告;6. 鉴定专家组对被鉴定人及相关材料进行技术鉴定,并撰写鉴定意见;7. 劳动鉴定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劳动法规及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的复查和重新鉴定
若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查;对复查结论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复查鉴定的最终结论由省级劳动鉴定机构作出。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