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8-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因工伤发生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及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等费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因工伤发生的工资福利、伤残津贴以及员工离职时应支付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费用,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工伤赔偿包括以下费用:
1. 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2. 住院伙食补助费。
3. 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4. 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5. 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6. 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情况下,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期满后,工伤职工仍需治疗的,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情况下,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住院费用由用工单位或个人先行垫付。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机构审核报销;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工单位支付。
工伤治疗涉及的药品目录等受限制,超范围用药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报销。然而,只要能证明属于抢救和治疗需要用药,且非本人或家属自行决定用药,可以由医院出具证明,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工单位报销。
如果所在单位要求工伤职工个人承担住院治疗剩余费用,这是不合理的。根据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和规定,单位只能与工伤职工协商处理。如果单位坚持扣除费用,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以上就是关于工伤赔偿的相关法律知识。如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